
单姓的由来:单
一、
姓氏来源
1、上古周朝时,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(在今河 南省孟津县境),他的子孙便以封地为姓,川传姓单。
2、《魏书官氏志》记载:可单氏、阿单氏、渴单氏,后 并改为单氏。
二、郡望堂号
汉置南安郡,现在甘肃省西各县。《路史》记载: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 邑,因以为氏。
三、历代名人
单超——后汉河南人。桓帝初为中常侍,帮助桓帝铲除异己,稳固江山立了大功,被封为新丰侯。常侍预谋获封者有五,世谓之五侯。自是权归宦宫,朝政日乱。后拜车骑将军卒。
单煦一-字孟阳。宋朝平原人。中进士后,知洛阳县。勤政为民,成绩显著,升任昌仆知州,累官光禄大夫。煦友爱,他15岁时,兄单熙殴人至死,他劝兄逃跑,愿自己*罪代死。当平原 知县伍刚查明原因后,十分感动,免了单熙的死刑。
单毓华——字枚叔。江苏泰州人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应县、州、府童子试,均为第一名。光绪二十五年人南京实业学堂。光绪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学,入东京法政大学,获法学士 学位。光绪三十四年回国,殿试中举人。先后任清大理院推事、天津地方审判厅厅长,上海震旦大学,上海法政学院、上海法学院教授,上海三吴大学法学院院长,上海市律师。
单氏祠堂对联资料:
单(Shàn)姓出自姬姓,以邑名为氏。上古周朝时,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(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境),他的子孙便以封地为姓,世代相传姓单。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记载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可单氏、阿单氏、渴单氏,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单姓单氏。
源承周代;
望出安南。
——全联典指单姓的源流和郡望。
乡称孝子;
艺号花师。
——上联典指元·单仲升,奉母至孝,母卒,蔬食水饮,庐于墓侧三年。下联典指宋·单父,善种牡丹,能变易千种,人呼为“花师”。
观雪赞诗雅;
填词推竹香。
——上联典指明代诗人单思恭,字惠仍,扬州人。有《甜雪斋订》。下联典指明代词人单恂,松江华亭人。崇祯进士,知麻城县。工词,有《竹香庵词》。
牛车灌水飞轮转;
马背飞枪武艺高。
——上联典指明代发明家单俊良,萧山人。以踏车灌田之劳,创造牛车,以机轮转之,天下法之。下联典指唐代大将军单雄信,济阴人。能马上用枪,军中号“飞将”。
附:
增江分派远;
周邑受封长。
——此联为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单屋村单氏宗祠联。
矢志匡扶,直言击饮非君事;
刻意经史,留存顾问在朝端。
——佚名撰单姓宗祠联。上联典指宋代殿中侍御史单时。下联典指明代学者单佑。
鼻祖定茶神,无怪殊荣邀杖国;
头衔书菊隐,正拈好句怕催租。
——此联为单孝廉撰题联。见《中国对联大辞典》867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