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焦姓的由来:焦
一、来源有三
1、出自上古神农氏,以国为姓。周武王立国之后,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(今河南陕县焦城),建立焦国,其后以国为姓,遂为焦氏。
2、出自姬姓,以国名为氏。周朝时,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,后被晋国所灭,原焦国王族遂以国名摻箶为姓。
3、古代南中(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、贵州两省)少数民族中有焦姓。焦姓望族居中山(今河南登封县西南)、广平(今河北鸡泽县东30里)、冯翊(今陕西省大荔县)。
二、郡望堂号
【堂号】 摬还短脭:汉朝末年,焦先避乱居扬州一带,因名焦山。后来在河边结卢隐居。平生饥不苟食,寒不苟衣。皇甫谧夸他是擊嘶室?来第一人敗?
【郡望】《郡望百家姓》记载:焦氏望出中山郡。《
姓氏考略》记载:望出中山、广平、冯翊。
中山:战国时为中山国,被赵国所灭。秦代为巨鹿郡的领地。汉高帝初年(公元前206年)设置中山郡。汉景帝后改为中山国。相当于河北省北部地区。
广平;汉景帝中元初年(公元前149年)置郡。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。
冯翊:汉武帝时置撟蠓腭磾,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
三、历史名人
焦胜:明代探花。
焦竑:明代状元,江宁人,万历中以殿试第一入翰林修林翰。
焦氏祠堂对联资料:
焦(Jiāo)姓出自姬姓,上古神农氏后裔,以国为姓。得姓始祖:焦伯:炎帝神农氏的后裔。西周初周武王立国之后,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,建立焦国。因其为伯爵,故世称焦伯。
望成河北中山郡;
誉满江苏三诏堂。
——全联典指焦姓的郡望和堂号。
司业书楼藏目;
仲卿乐府志哀。
——上联典指明代学者、南京司业焦竑,家中藏书丰富。其著述有《澹园集》《焦氏类林》《老子翼》《玉堂丛话》等。下联典指东汉末乐府诗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中的人物焦仲卿。
朝廷供职留三老;
天地为房志一庐。
——上联典指西汉梁人焦延寿,元帝时为三老(都是年老而阅历丰富的退职老人,皇帝把他们当父、兄供养起来,表示孝悌)。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河东人焦先,自建一座草庐独住,熹平年间,太守贾穆经过他的草庐,给他说话他不应答,给他食物他也不吃。皇甫谧曾说他“以天地为房屋,伏羲氏以来只有他一个人”。
酒榜荣登名士第;
春魁高上状元门。
——上联典指唐代名士焦遂。说话口吃,清醒时话不成句,醉酒时对答如流。与贺知章、李适之、李白、王王进、崔宗之、苏晋、张旭并称饮中八仙。下联典指明代状元焦竑。万历中以殿试第一入翰林修撰。
治兰考风沙,为民造福;
扬湖南民主,起义献身。
——上联典指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。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,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被群众誉为“党的好干部”。1964年病逝,终年42岁。下联典指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焦达峰。武昌起义后,他首先响应,发动长沙起义,被推为湖南都督,不久被谭延闿杀害。
附:
千年事业方寸内;
万里乾坤掌握中。
——此联为近代民主革命家焦达峰自题联。
道德神仙,增荣益誉;
三星五福,长乐永康。
——此联为佚名集西汉易学名师焦延寿《易林》中集句联。
秧溪为带,枫岭作屏,蔚矣仙源之秀;
习武夺魁,修文称首,美哉世德之隆。
——此联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焦村焦氏宗祠联。上联“秧溪”为当地河名,“枫岭”为当地山名;“仙源”为镇名,原太平县县治所在地。下联分别指南宋宣州人焦炳炎、焦焕炎兄弟。